占星學除了可以深入解讀個人本命盤的能量藍圖及業力模式,更可以用來觀察人與人之間的連結模式,譬如在星盤比對(Synistry)時,如果關係中的一方有土星與另一方的水星形成了衝突相,意味著這兩人可能得花上十來年的時間,才能真正克服溝通上的重重障礙──面子問題,潛意識裡的權威傾向,難以控制的批判性,聆聽與表達的節奏不合等等的相處議題。 換句話說,星盤比對數十個相位中的任何一個困難相位,都代表涉及的雙方此生必須面對及克服的關係難題;此外,和諧與困難相位往往交織出現,令詮釋者不易濃縮地看出關係的本質,必須逐一分析內外圈的行星相位及行星進入某宮位的意涵,甚至得運用珍.史匹勒(Jan Spiller)的南北月交點系統,或是茱蒂.霍(Judy Hall)對關係的前世回溯,才能深入地了解個案之間的因因果果。論及合盤(Composite)的研究發展時,比較具代表性的主流著作,則應屬羅伯.漢(Robert Hand)的《從行星看合盤: 關係的解析》(Planets in Composite: Analyzing Human Relationships)了。此書是以工具書的形式呈現的,合盤中的每種相位以及行星落入不同宮位的解釋,都可以令讀者很快地洞察到一份關係的和諧與緊張之處在哪兒,同時作者更提供了轉化問題的建議,如同他的另一本暢銷著作《行星的推移:揭露生命的週期》(Planets in Transit: Life Cycles for Living)一樣實用易懂。但上述這些占星家的研究,並未觸及個案共同的靈魂演化目的和關係形成的內在驅力,以及接下去的演化發展及關係的正確進行方向。在這些極具關鍵性的議題上,本書作者傑夫.格林提出了別樹一格的洞見,就像他的《冥王星:靈魂的演化之旅》一樣精闢奧妙。 格林的合盤詮釋系統著重的是冥王星落入的宮位和星座,以及對應點的宮位和星座,而宮位的重要性通常大過於星座。深入閱讀之後,你會發現這本應歸類於奧祕占星學的著作,雖然令人不禁懷疑作者很可能有「宿命通」之類的特異能力,但其實仍舊是循著心理占星學的路線在進行解析,譬如合盤裡的冥王星如果是落入一宮或牡羊座,代表兩人正展開或剛展開新的演化週期循環,而且會以相當任性的方式去定義或掌控這份關係的發展方向。換言之,雙方都帶有牡羊座為人所熟知的征服慾和競爭性,以及必要的獨立和自我確立能力,不過當然,這類特質如果發展過度,勢必會形成詮釋本命盤的牡羊座時經常提到的─因過於自我中心而導致無法合作與分享。 因此,讀者很快就能明白對應點的七宮或天秤座特質,想當然耳就是平衡一一宮或牡羊座的解藥。如果摻入對南北交點的觀察,讀者也會發現本書如同格林的上本著作一樣,將北交點和其主宰行星落入的宮位及星座,視為一份關係的正確發展方向的運作形式,而南交點及其主宰行星落入的宮位及星座,則是兩人過去多生多世共同累積的慣性模式。這些元素加上與其他行星形成的相位,以及相關的行星落入的宮位及星座,並佐以四個演化階段的觀察,就是格林的合盤詮釋系統的重點了。 由於冥王星象徵著不被社會公開接納的禁忌,所以格林在書中大量地探討了性、虐待、危機、迫害等等的陰暗議題,使得讀者對某些令人匪夷所思的虐與被虐行為,有了著眼於因果層面的理解,對許多畏懼人性裡的暴力與殘忍特質的讀者而言,這層理解可能會帶來意想不到的療癒。 閱讀本書將會對人類關係裡深埋的業力及強烈的轉化渴望,生起一股錯綜複雜的感嘆和敬畏之情,而且會深深領悟到業力之中其實包含著大膽試誤的創造性。 積木文化連續出版了兩本傑夫.格林的代表作,為華文讀者打開了進入「演化占星學」的一扇門,也令我們意識到占星學的妙用有無窮的可能性,但前題是用者本身必須勤奮不懈地觀察人性深處的活動,一些不易被覺知到的核心驅力是如何在操縱著自己以及自己的關係,朝著特定的「我執」方向運作,造成了情慾上的種種扭曲與錯置,同時也帶來了修正和轉化錯誤的成長契機。
留言列表